您的位置:首页 > 科技 > 能源 > 笔记整理—内核!启动!—uboot部分(3)uboot启动内核传参

笔记整理—内核!启动!—uboot部分(3)uboot启动内核传参

2025/7/15 4:18:40 来源: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35229394/article/details/141780672  浏览:    关键词:笔记整理—内核!启动!—uboot部分(3)uboot启动内核传参

        uboot会以tag的方式给内核传递参数,tag是一个数据结构,在uboot中与linux_kernel中都有相同的结构。

        kernel接收到的传参由若干个tag构成,从tag_start到tag_end之间的数据构成,读到start时开始传参,end结束传参。 

CONFIG_SETUP_MEMORY_TAGS     宏会去找对应的tag_mem,其内容为内存的相关信息
CONFIG_CMDLINE_TAG     对应tag_cmdline,传参内容为启动命令行参数,uboot的bootargs这个宏很重要
CONFIG_INITRD_TAG    与内存磁盘相关的tag
CONFIG_MTD_PARTITIONE    将flash当作一分区进行注册(分区信息)在setup_start_tag   中发现,其多次调用params是一个tag指针,指向bi_boot_params内核传参起始地址,用这个tag加各种偏移量去实现传参(参数保存)
setup_memory_tags    与内存相关
params通过tag_next(params)方式去实现进入下一个tag,移动当前tag大小,指向下一个tag
setup_commandline_tag     将bootargc传给command_lind的tag命令启动参数等等的各种tag进行相关记录

        thekernel函数去指向linux内核,三个参数(0,machid,bd->bi_boot_params)是通过寄存器r0到r2分别存放这三个参数的。第一个传参数为0、第二个为机器码、第三个为大片tag空间的首地址。

        所以才说kernel启动不成功应该去考虑传参是否成功这个问题,uboot的宏环境变量是否正确。

        对uboot启动给内核传参做一个总结:

        1.迁移内核到DDR的link地址。

        2.校验内核格式并校验CRC。

        3.准备内核传参tag(0x30000100<-x210而言)。

        4.跳转执行内核(r0、r1、r2传参)。

        do_bootm()        迁移内核与CRC及其类型的检查。

        do_vootm_linux        执行内核传参准备进行内核跳转。

        uboot支持uImage、fdt、zImage类型的启动方式。

        在跳转kernel时,使用了函数指针进行功能的实现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至今完成了uboot对内核传参过程uboot方面的全部内容,接下来将会在内核启动部分kernel之前插入一个uboot相关的常用指令以及相应宏查找方式的使用与查找功能的讲解,敬请期待。

        ps:为什么要用寄存器对内核进行传参?

        答:寄存器效率高、避免了额外的内存访问、统一的传递机制、符合二进制编码规范性、启动环境限制、内存映射限制、不用维护额外内存、简化启动过程、机器兼容性等。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该问题的考虑,其就是为了使得其过程更简单更安全,移植性更好可以匹配不同架构和启动环境的情况。

版权声明:

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,不对发表、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。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网络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,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联系邮箱:809451989@qq.com,投稿邮箱:809451989@qq.com